人物风采
爱校兴校 此生无憾 历经艰难 痴心不改
发布时间:2013-06-07 12:15:05 来源:系统管理员

  刘耋龄,男,1934年出生。1953年毕业于上海育才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发动机专业,被分配到上海航校工作。1963年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任教,至1994年退休。曾任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委员、闸北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民盟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二工大支部主委。1987年被民盟上海市委授予盟务工作积极分子称号、1988年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书育人教学优秀二等奖、1988年获上海市侨务办公室颁发的“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光荣称号、1989年获“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教30周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荣誉证书、1989、1990年被评为校先进教育工作者、1992年获上海市第二届侨界教师“烛光奖”、1991至1992年度被上海市侨联评为“爱国奉献”先进个人、1994年被中获全国华侨联合会授予先进个人荣誉证书。2005年被市府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刘耋龄老师出生于名门,曾祖父刘秉璋是清朝著名将领,在1885年镇海抗法保卫战中大败法军,后官至四川总督。祖父刘晦之(体智)是著名银行家、收藏家,曾历任晚清户部郎中、大清银行安徽总办和中国实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刘耋龄老师秉承先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训诫,继承了刘氏家族的收藏传统,致力于书画、瓷器和历代石雕佛像的收藏和研究,在当代上海收藏界独树一帜。2010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庆五十周年,刘老慷慨地赠送给学校的清代景泰蓝香炉(高1.63米),为学校五十周年校庆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艰苦之中的创业,百折不挠的前行
我是北京航天大学发动机专业的59届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航校工作。1963,我进入当时还未转制的二工大,属于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五十年代末,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上海工业战线涌现了一大批生产能手和技术革新闯将,但他们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受到了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的局限。1960年上海市委决定专门为他们举办一所科技文化知识的学校,以弥补不足,让他们展翅腾飞,这所学校就是上海业余工业大学。限于当时国内经济情况,办学条件有一定困难,市委从各工业局、工厂等方面抽调教师、干部,调用其他学校和部分厂校资源作为校舍、充实教学设备。学生由各工业局、工厂选送。市人委四月间作出决定,六月着手筹备,九月要开学上课。按市领导要求,一声令下,干部教师立即从各方面集中。他们大部分原来不是搞教育而是搞生产的,但是凭着严格的组织观念、高度的工作热情来到我们学校,摸索教育规律,逐步前进。学校的教育成果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表扬。所以我们学校是由业余工业大学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由业余教育到全日制高职教育,由职工教育到本科教育,不断发展壮大。
1964年,我带了学校第一届毕业生。因为当时学校师资的匮乏,我立刻进入机械教研室和机床液压组进行教学。又因为教学条件差,几名教师只能在杨浦区租借的教室里为同学们授课。繁重的工作量和教学压力,艰苦的环境不仅没有让刘老退缩和放弃,当时反而使我们更坚定了要教好学生,培育他们成才的信念。1964年5月,我带着10名毕业生来到上海拖拉机厂进行毕业设计。经过不懈的努力,设计成果比较好。
当时的环境异常艰辛,没有实验室就只能在教室里完成实验;没有教学工具,我们就想办法用工厂里不用的设备,例如泵,阀等来充当;缺少教材,就自己边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边自编教材。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也从不放弃他们,而是利用更多的时间耐心的去讲解,与学生们共同进步。1965年,因数学教研组缺教师为了支援教师队伍,授课内容改为了数学这个课程,每天晚上都会备课到很晚,想在新的课程中也能用好的方法来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方便理解和运用,直到1966年2月,我才重回了原来的教研组。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学校在1967年至1969年间只能在工厂办学。一年后,学校又被规定不能再进行招生工作,于是我又只能跟着老领导们去奉贤南汇办“五七干校”。在那里,我们自己用煤渣砖造房子,自己种地,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现在想想真的不知道当时是怎么过来的。79年后,学校终于可以正规办学了,也将塑料机械这一专业纳入了课程,因当时上海曾有一所轻工业大学后来撤销,最后毕业生转入我校,由我校教师担保,我教了两年塑料机械,此事结束后,我又回机械系,被分配改行教理论力学。在该教研室一年后,学校又成立塑料加工专业,我又调回闸北分校教塑料机械课,在此期间还办了多期短训班。当时因为师资的匮乏教学任务越来越重,我的课程中许多专业都是他不曾接触过的,但为了学校、为了学生,我们许多老师都选择边学习边钻研边授课。我在1963-1994年间就曾先后担任液压机床设计、数学、理论力学、塑料机械、塑料模具、环保等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没有经过培训阶段,都是靠自学。1988年,二工大闸北分校全体教师投票选系主任和闸北分校校长,我得票最多被选上,我感到难以担此重任而推辞了。后来当时的党委书记刘全福老师闸北分校,多次邀我做分校校长,我都婉言谢绝了,因为我更乐于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和真心去灌溉一株株渴望知识的幼苗。


  二、设立亿利达奖学金,鼓励学生发明创造
成人高等院校的学生尽管是在职学习,但如果设立奖学金,同样可以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同时,又通过奖学金评选的形式,密切与学术界、企业界的联系,加强对外交流。在我校设立学生奖学金,并邀请几位我熟悉的国际著名科学家来校访问或用不同方式同学校接触,藉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是我的一个心愿。我的这个想法,得到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永龄的大力支持。
我的堂兄刘永龄先生在他的好友杨振宁博士的建议下,在全国科技界、教育界率先以大科学家的名义设立了一系列的奖项。如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了“丁肇中科技奖”、“吴健雄物理奖”、“陈省身数学奖”。从1986年开始先后在上海、浙江、天津、四川、湖北、江苏,四省两市设立了年度《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我是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总评委成员,有幸和杨振宁、丁肇中等一批国际著名科学家相识。(此处插入照片1)1989年12月,杨振宁和刘永龄专程向《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获奖者颁奖,我作为总评委委员,从南京(东南大学)、杭州(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一路陪伴同行。在此期间,我有机会向他们介绍二工大的办学特色。杨振宁在了解我校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时,把二工大同美国的成人高校作比较,认为,二工大多层次、多规格、厂校联合办学的形式,有利于应用人才的培养。杨振宁博士欣然提笔,为二工大建校三十周年题词祝贺。刘永龄则以一个实业家的特有视角,提出:现在是斗智的时代,培养在职技术人才,对工厂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二工大学生与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不同,他们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更为密切。他认为,应当奖励那些学以致用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奖金,用来勉励在学习、实践中有创造发明的学生。
1989年12月30日,在我的陪同下,刘永龄和我校党、政领导刘全福、王式正在花园饭店会见,双方就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亿利达学生奖学金”的各项事宜作出安排。“亿利达学生奖学金”是我校首次设立的学生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发明创造,为社会多作贡献。此举在学生中引起良好的反响。为了用好、评好奖学金,学校专门设立了“亿利达学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制定了评奖条例,条例规定:奖学金从1989年开始评定,每两年评定一次。首次颁奖日期定在1990年9月28日校庆三十周年纪念日。经过评委会决定,荣获首届一等奖的是1981届学生,抓斗大王包起帆,二等奖获得者是钢筋汽压连接技术发明者郁竑和优秀青年发明家郑奇宝,还有一批三等奖获得者。刘永龄先生在首次颁奖后不久,10月20日访问二工大,希望二工大越办越好,今后有更多合作机会。


  三、物理大师到成人高校演讲,勉励学生以天下为己任
不久,我校与刘永龄先生又有了一次愉快的合作。刘永龄先生的穿针引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1991年11月5日访问我校并作学术报告。登上过诺贝尔奖领奖台的丁肇中博士及夫人,在刘永龄的陪同下,走上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讲台,为二工大一百多名教师、干部作了精采的学术讲演。丁肇中是第一次在成人高校,也是第一次在非重点大学作学术演讲。他把半个世纪以来高能物理的研究状况和重大发现,深入浅出地作了精辟讲解。丁肇中在我校作的学术报告引起一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兴趣,因为丁肇中在上海的时间安排很紧,有几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所邀请丁肇中前往访问演讲都因时间原因未能如愿,所以,上海的一家学术刊物特意来我校整理出丁肇中的报告,征得丁肇中同意后发表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心愿”,然而,一个人的“心愿”能够如愿以偿,离不开各种条件的支撑。我所做的一切,同样离不开学校党政领导和各个部门给予我的关心和支持。当我做出点滴成绩时,学校就为我摄制录像片——“心愿”,并在电视台播放,市侨办还授予我“上海市侨界优秀知识分子”、“四引进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会有效地激励我和侨界知识分子,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心愿”。


  四、往昔峥嵘,岁月如歌
回顾当时,我们这一代人是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胆之心,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创业,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同时,这又是与中央和市委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不断地给予指导和支持分布开的。我清楚地记得1965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在华东局干部会议上就对我校加以表扬和肯定。市委领导陈丕显、曹荻秋、石西民等同志亲自出席了1964年我校第一届毕业典礼大会,发表讲话,予以鼓励。高教部1964年下半年组团来校调查,并组织西安交大、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高校数十位教师来我校取经,合作搞教改,充分肯定我校经验并予以推广。1985年时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和市委常委陈铁迪同志出席我校首届教师节和建校二十五年庆祝大会,充分肯定我校的办学道路,并给予热情的鼓励。1988年国务院发文批准我校为全国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中唯一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建校3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致贺信,称二工大是上海成人教育的排头兵。200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我校四十周年校庆题词,激励我校师生员工为高职教育努力工作,为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中央和市委领导在各个历史阶段对我校工作的肯定,大大鼓励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推动我们迎着时代的要求拼搏前进。
对于学校的发展,我的体会是:开拓创新需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思想和坚韧不拔的创新实践。创新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往往要不安于现状,勇于自我超越。它源自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及服务意识、危机意识;也要有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畏艰难、不怕非议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老教师,看到学校现在的状况,我十分欣慰。我认为办好学校需要很多条件,可重点还是在于教师,除了论文、学历、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我是亲眼目睹了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亲身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摧残与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次解放”,深深懂得知识分子的前途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密不可分,所以当时我们许多老师不计报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精心研究改进教学,热情地为工作忙的学生补课,为拔尖的及基础差的学生个别辅导,深入学生,教书育人,努力做到“让每朵花都散发芬芳”。现在的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大,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启发学生提问的能力,需要每个教师仔细钻研,以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现代学生多少都会存在心理问题,教师们如何及时发现并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重要的方面。应多举办一些心理讲座来帮助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我想给学生们和学校都提出来自己的期望,我希望学生们能牢记论语中的一句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学校的教师们能够牢记“教书育人”,让学生们明白要做怎样的人。这也是我把家中几代祖传的清代景泰蓝香炉捐赠给学校的初衷,我希望学校能把它作为爱国强校、教书育人的实物,激励二工大的后人们自强不息,再创辉煌。 

  2010年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庆五十周年,刘耋龄教授闻此大庆,慷慨地赠送给学校的清代景泰蓝香炉(高1.63米),为五十周年校庆又增添了一抹亮色。并希望年轻一辈能够不断发扬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为学校的发展、为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如今的二工大已今非昔比,但在前人的感召下,在更多的“园丁们”的努力下,学校正迈步走向更好的明天。
 

copyright©2019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意见反馈